再续“双城之约”——“良渚古城·雅典卫城”文明对话在希腊举行


5月24日,在希腊雅典,中国和希腊代表参加希腊文物展引进中国筹备工作的启动仪式。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当地时间5月24日,“良渚古城·雅典卫城”文明对话交流活动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本次活动是继2023年7月在中国杭州市余杭区举办“‘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后,两国专家学者再次聚首展开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再续了东西方古老文明的“双城之约”。

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雅典卫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它们是中国、希腊悠久文明的体现,是各自文化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开展“良渚古城·雅典卫城”文明对话交流,是跨越时空、照亮历史的“文物对话”,是互学互鉴、照映现实的“友谊对话”,也是携手共赢、照鉴未来的“合作对话”。期待通过交流对话,深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共同讲述好历史、赓续好文脉,进一步拓展杭州与雅典等希腊城市在商务、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创地方合作交流的新局面。

中国驻希腊大使肖军正致辞表示,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两个文明古国在不断交流互鉴中,于“和而不同”中走向“美美与共”。良渚古城和雅典卫城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等方面不断探索,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双方共护文明之火种,共传永续之文脉,进一步推动双方交流互鉴和合作互信,构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

希腊文化部代表玛格丽塔·里乌利亚(Margarita Lioulia)在发言中表示,希中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令人鼓舞,双方的合作不仅仅体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融入了文化创作、技术合作多个领域。她表示,希腊文化部计划在今年十月派遣文化代表团前往中国,继续文化对话和交流。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希两国专家学者以“从历史走向未来:考古遗址的价值阐释与保护利用”为题,在比较文明研究的视角下,就考古遗址的价值阐释和保护利用展开讨论。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叶维军对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进行阐释,并介绍了当地对遗址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播的经验。雅典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乔治·瓦沃拉纳基斯详细介绍了希腊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和米诺斯文明,以及对于历史的探索过程。希腊文化部卫城修复委员会主任瓦西利基·艾莱夫塞利娅生动讲述雅典卫城遗址在数十年修复过程中的价值挖掘。雅典大学哲学与科学史系教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斯泰利奥斯·维尔维达基斯对如何全面深化中希文明互鉴的研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此外,上述专家还就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5月24日,在希腊雅典举办的“良渚古城·雅典卫城”文明对话交流活动上,一名女子参观良渚文化主题展览。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在对话现场还举办关于良渚文化的主题展览,观众可以通过展览对良渚古城遗址及其价值要素进行了解。

此外,对话嘉宾还共同参与了希腊文物展引进筹备工作的启动仪式。根据计划,史前爱琴海的希腊精品文物有望于明年亮相浙江杭州。

5月24日,希腊前文化和体育部长莉迪娅·科尼奥尔祖(左一)在雅典举办的“良渚古城·雅典卫城”文明对话交流活动上致辞。新华社发(马里奥斯·罗洛斯摄)

当天,雅典市长代表雅尼斯·乔吉萨斯,希腊前文化和体育部长、著名艺术家莉迪娅·科尼奥尔祖(Lydia Koniordou)等来自中希两国政府、文化、学术机构和媒体的约70名嘉宾出席对话活动,共同鉴证良渚古城遗址遗产价值、考古成果,促进了中希文明交流互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中国杭州市余杭区,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同时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同时,一系列以象征其信仰体系的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为其内涵及价值提供了有力佐证。良渚古城遗址充分展现了5000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它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2023年7月,希腊多位文化界人士来到余杭区,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探访这处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并与中方展开对话交流,获得良好反响。